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 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 助推流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40年来,松辽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水资源工作的重要决策部署,开拓进取,扎实工作,水资源管理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立足新起点,奋进新征程,松辽委力争开创水资源工作新局面,为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一、薪火相传 松辽流域水资源管理工作发展历程回顾
松辽流域水资源管理工作随着1982年松辽委的成立拉开了序幕,水资源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管理领域不断拓展,管理能力不断提高,为流域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提供了可靠的资源保障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起步阶段(1982年~1993年):主要开展了“三大规划”编制,城市供水水源规划编制,参与区域规划和专项规划审查,流域水资源管理较为宏观,具体工作相对较少。
探索阶段(1993年~2002年):1993年,《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施行,按照水利部授权启动开展流域取水许可审批工作,完成松辽流域水中长期供求计划编制工作,实施扎龙湿地应急补水,流域水资源管理地位开始提升,但缺少有效抓手,业务面较窄。
提升阶段(2002年~2010年):2002年,水资源论证制度开始施行,取水许可管理逐步深入;完成水资源综合规划和流域规划修编、流域初始水权专题研究等工作;开始对尼尔基、察尔森等控制性水利枢纽进行年度调度,实施了向海湿地生态应急补水。水资源管理抓手增多,工作亮点不断呈现,管理在水利行业内部深化并向各用水行业扩展。
成熟阶段(2010年~2022年):2010年,主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工作全面启动,初始水权分配工作拉开序幕;生态流量确定与保障工作、地下水管控指标确定工作全面铺开,落实流域“四水四定”水资源管控指标基本确定;取水许可制度深入人心,监管措施和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强;聚焦西辽河、洮儿河等重点河流开展生态环境复苏成效显著;实施水资源调度河流范围进一步扩大,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制度初步建立。水资源管理工作全面推进,有力助推流域高质量发展。
松辽流域水资源保护40年的不懈探索与实践,水资源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松辽委以其丰硕的成果,印证了松辽流域治理开发造福人民的幸福时刻。
二、初心牢记 松辽流域水资源管理工作成绩显著
初始水权分配基础不断夯实。先后启动流域内18条跨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和生态流量确定与保障工作,目前,16条跨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获批,18条河流生态流量保障实施方案全部印发实施;流域四省区地下水水位、水量管控指标已完成流域复核。在严守生态底线的前提下,进一步明确了地表水、地下水可用水量管控指标,严控水资源开发利用上限,为进一步规范流域用水秩序打下坚实基础。
水资源刚性约束监管持续发力。严格水资源论证与取水许可管理,截至目前,批复保有取水许可160余项,核发保有取水许可证106套,不予许可3个建设项目,坚决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实施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行动,审批复核流域102个县“节水增粮”行动项目水资源论证,进一步夯实东北地区粮食安全“压舱石”作用。全面开展松辽流域取用水管理专项整治行动,核查登记取水口115万个,并跟踪整改,进一步规范取用水行为。加强考核检查,组织开展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相关检查,并结合水政执法、自主督查加强委管取用水户监督管理,确保水资源刚性约束要求落地落实。
河湖生态环境复苏取得突破。充分发挥西辽河“量水而行”领导小组办公室作用,严格西辽河“量水而行”水资源统一调度和用水监管,治理成效初步显现,2020年起,干流河道过水长度连续3年向下延伸,干涸了20多年的莫力庙水库首次实现蓄水。2001年组织实施了扎龙湿地应急补水,2004、2011、2020和2021年多次实施了向海湿地生态补水,有效改善了重要湿地生态环境状况。以问题为导向,结合河流水资源统一调度,协调相关省区有效推进嫩江、洮儿河、东辽河等河流生态流量保障工作;2019年4月,察尔森生态机组正式运行,洮儿河生态调度工作全面启动,在枯水期生态补水及汛期有利来水生态放流的共同作用下,洮儿河湿地功能得到有效恢复、地下水位实现抬升,生态环境逐步复苏。
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得到加强。自2015年起,分批开展了18条跨省江河水量调度方案编制工作,其中嫩江等12条河流方案已印发实施,为实施河流水资源统一调度奠定了基础。逐步扩大年度水量调度河流范围,目前已开展了嫩江等8条河流年度水量调度工作,以枢纽工程调度为切入点,统筹生态、供水和发电等需求,以过程管理为重点,实施水资源统一调度,实现各省区年度用水总量控制和重要断面生态流量保障。
水资源管理基础工作逐步夯实。2020年起,组织实施用水统计调查制度,提高了用水统计数据的可靠性;编制并发布《松辽流域水资源公报》27期,完成《松辽流域水资源管理年报》8期,摸清水资源开发利用实际情况,为各级政府制定政策和规划、实施水资源管理和调控提供依据。完成取水许可电子证照转化,现保有电子证照76套,提升了取用水管理信息化水平。完成松辽流域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一、二期建设,水资源管理信息化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三、不断求索 下一步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
进入新时代,松辽委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上作减法,在水生态环境保护上作加法,以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为主线,建立硬指标,采取硬措施,形成硬约束,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强化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全力保障流域粮食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
积极推进河湖生态环境复苏。一是保障已批复河流生态流量目标有效落实。根据印发实施的重要河湖生态流量保障实施方案,通过水资源调度、生态流量监管考核,落实生态流量保障目标,提升河湖水生态保护和修复能力。二是推动解决重点区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问题。探索建立西辽河、洮儿河等重点流域区域洪水资源化利用以及常态化生态调度补水机制,促进流域生态系统稳定与修复。三是推动西辽河生态环境复苏。充分发挥西辽河“量水而行”领导小组办公室作用,统筹协调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共同推动西辽河“量水而行”和生态复苏有关工作。
切实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一是推动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建立。推动建立覆盖省市县三级的流域套行政区域可用水量管控指标体系;利用遥感手段对农业灌溉用水量进行核算,全面掌握流域区域取用水实际情况;以地表水超载地区和地下水超采区为重点,强化刚性约束监管。二是严格水资源监管措施。按照确定的水资源刚性约束管理目标,严格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审批,落实超载区限批政策,进一步发挥水资源在区域发展、相关规划制定、项目建设布局中的刚性约束作用;强化取用水事中事后监管,严格行政执法检查,规范取用水行为。三是夯实水资源管理基础。依托松辽流域智慧水利,推进流域水资源管理与调配应用系统建设,强化水资源监测计量体系建设,强化取用水和河流调度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支撑水资源管理精细化决策。
全力做好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一是加快推进跨省江河水资源调度方案的印发实施,积极推动松花江干流水资源调度方案获得水利部批复,为全面落实水量分配和生态用水保障提供支撑。二是全面推进跨省江河年度水资源调度,实现水资源宏观调配、总量控制,保障流域各业用水安全。三是配合水利部开展流域重大引调水工程调度管理前期工作,为推动调水工程管理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