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量水而行” 复苏河湖生态 重现西辽河流域碧水清波
持续断流、草场沙化、湿地萎缩,这曾是西辽河流域的真实写照。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让西辽河流域清水复流、重现生机,松辽委深入落实水利部部署,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科学精细调度水资源,有力发挥水资源最大刚性约束作用,全力推进西辽河流域生态环境复苏。
如今,西辽河连续3年实现生态水量下泄,流淌的汩汩清流,不仅仅滋润了干涸的河道,更滋润了人们的心田!
统筹谋划 强化水资源管理顶层设计
强化组织领导,统筹部署西辽河“量水而行”、河湖生态环境复苏工作,形成全委“一盘棋”工作格局。深入落实西辽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和水资源管控目标,完成“十四五”水资源监管工作方案、西辽河水量调度方案和生态水量保障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做好西辽河生态环境复苏相关工作提供规划支撑和管理依据。强化流域水生态、水环境科学、水文基础信息研究,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等专家学者深入开展研讨,精准支撑西辽河“量水而行”各项决策部署。
强化管理 发挥水资源刚性约束作用
坚持“四水四定”原则,将水资源作为最大刚性约束,通过科学调度、优化配置、严格管控,促进西辽河生态复苏。抓好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和生态水量保障,协调上下游用水关系,以流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作为上限,以河道外地表水分配水量和控制断面下泄水量控制要求为基础,通过调度重要控制性枢纽工程,强化技术指导和监督管理,在不突破流域用水总量前提下,实现了重要控制断面下泄水量目标。
靶向监管,推动落实河湖生态复苏务实举措
深入实地,积极开展水资源管理专项监督检查,实现19个县级行政区水资源监管全覆盖。开展流域用水总量、河道下泄水量和地下水管控目标年度落实情况评估,以及平原区地下水水位动态评估和预警分析,为实施靶向监管提供有力支撑。以河湖长制为抓手,对西辽河流域52个河湖的165个河段湖片开展监督检查,实时跟进河湖管理检查和水利部进驻式督查发现的河湖问题清理整治,联合地方有关部门积极督促整改,促进改善西辽河流域生态环境。
协同发力 推动治理效能逐步显现
通过实施流域统一水量调度和监管,经各方共同努力,西辽河干流断流 20年后,2020年实现下泄生态水量3700万m³;2021年干流水头进一步向下游延伸,下泄生态水量1.95亿m³,长年干涸的莫力庙水库首次实现生态补水692.6万m³;2022年,西辽河干流麦新断面下泄水量达 1.24亿立方米 ,莫力庙水库进水达 0.44亿立方米,总办窝堡枢纽实现20年来首次过水。通过采取水源置换、增加河道水量下泄、农业节水、地下水监测预警等有效措施,目前,西辽河流域一般平原区地下水平均埋深达7.75m,与上年同期相比,平均水位上升0.26m,地下水水位总体平稳。
实现西辽河流域生态复苏、河湖秀美是我们努力的目标,下一步,松辽委将持续推动西辽河“量水而行”取得新进展新成效,攻坚克难、笃定前行,努力为流域高质量发展打上纯净底色、提供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