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治水 聚力兴水 绘就水惠民生松辽画卷
岁月更迭,华章日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治水工作发表重要指示批示,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为新时代水利事业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长江、黄河流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是我们强化以流域为单元进行治理管理的重要指导,在视察东北时提出的东北地区战略定位和振兴要求是我们做好流域水利支撑和保障的目标方向。
10年来,松辽委顺应国家发展大局,准确把握水利改革发展历史方位,在流域管理实践中,始终坚持以水为主线,充分体现水的核心纽带地位和关键控制性作用,统筹协调水域陆域、上下游、左右岸、地上地下、城市乡村之间的关系,强化区域间的协作,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流域管理实绩,在宽广辽阔的黑土地写下了光辉灿烂的治水华章。
10年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 科学防控 全力护佑松辽江河安澜
这10年,松辽流域水旱灾害多发频发,松辽委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积极践行“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新理念,切实强化“四预”措施,积极推进三江治理、辽河干流提升工程等堤防治理工程,以及月亮泡、胖头泡蓄滞洪区建设,逐步完善水库、堤防、蓄滞洪区相结合的防洪工程体系。丰满、白山水库防洪联合调度方案获水利部批复,超标洪水防御预案及“作战图”编制完成,防汛抗旱基础进一步夯实。及时组织召开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会议,强化汛前检查和应急演练,加强雨水情和洪水预测预报,及时启动应急响应,科学精细调度丰满、白山、尼尔基和察尔森等直调水库,最大削峰率达97%,成功应对了2013年流域性大洪水、2016图们江流域特大洪水,2020年三场台风叠加造成的松花江流域性较大洪水,特别是2021年,在应对嫩江和黑龙江洪水时,尼尔基水库累计拦洪48亿立方米,避免了黑龙江省两线作战,有力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流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0年来,我们突出节水优先 量水而行 水资源刚性约束作用充分发挥
这10年,松辽委深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紧紧围绕“合理分水、管住用水”,有效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均衡。按照“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的重大水利工程论证原则,逐步完善“北水南调、东水西引”的水资源配置格局,积极构建互联互通、联调联控的流域水网。推动建立覆盖流域和省市县三级行政区的用水总量和用水效率控制指标体系,完成17条跨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印发实施松花江干流等12条河流调度方案,流域水量统一调度格局日臻完善。坚持把用水总量控制和用水效率红线作为控制条件,严格取水许可审批,严把项目准入关。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流域10个全国节水型社会示范城市、131个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县以及千余个节水示范区、示范载体效应逐步显现。按照水利部部署,推动各省区建立了涉及农林、采矿、制造等50多个行业门类的用水定额指标体系,切实发挥用水定额对各行业的约束和导向作用。聚焦农业节水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推动在赤峰建立农业节水示范区,努力在农业节水方面实现突破。
10年来,我们注重绿色发展 人水和谐 筑牢东北生态安全屏障
这10年,松辽委以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加快实施江河湖泊系统治理和生态修复,水更清、山更绿的丽景不断展现。印发实施流域全部18条主要跨省江河生态流量保障方案,实施12条重要跨省江河生态流量监测评估和15条河流保障状况后评估。多次实施扎龙、向海湿地生态应急补水,河湖湿地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状况持续向好。积极落实西辽河“量水而行”,西辽河干流断流20年后实现生态下泄,生态效益初步显现。与流域各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立省级河湖长联席会议机制,推动河湖长制从“有名有责”到“有能有效”。持续强化河湖空间管控,深入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流域河湖面貌明显改善。编制完成三江平原、松嫩平原等3项重点区域地下水超采治理与保护方案,地下水管理与保护工作稳步推进。推动实施坡耕地、侵蚀沟等水土流失治理项目,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持续开展88.77万平方千米国家级重点防治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有效保护了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
10年来,我们践行担当 破解壁垒 不断夯实水利农业命脉基础
这10年,为充分发挥东北“大粮仓”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用,松辽委深入落实“藏粮于地”战略,努力在保障农业供水安全、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等方面破壁垒、解难题。依托吉林中部城市引松供水、松原灌区、尼尔基下游灌区等重大水利工程,持续提升农业用水保障程度,建成万亩以上灌区700余处,流域耕地灌溉面积达到1.8亿亩,约占流域耕地面积的38%。切实履行我委江河水量调度职责,在春灌期等关键时间节点,积极协调多家涉水主体、调水工程管理单位以及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调度尼尔基、察尔森、丰满等水库加大放流,助力下游沿线灌区抗旱保墒。大力支持农业高效节水灌溉,积极推动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行动”和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升至0.6左右,有效促进了农业灌溉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为确保流域粮食连续增产提供了坚实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10年来,我们严格依法治水 科学管水 流域综合管理能力不断强化
这10年,松辽委加快推进流域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流域水利公共服务能力和社会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强化顶层设计,在综合规划指导下,编制完成跨界河流综合规划,以及河道采砂和岸线利用等专项规划,努力构建定位准确、衔接统一的流域规划体系。强化水库、水闸、农村饮水、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灾害防御等监督检查,确保水利工程发挥最大综合效益。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完成审批事项简化整合,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切实规范涉水行为。实施119条省际河流水事矛盾纠纷集中排查化解,妥善处理老虎山河、东辽河等矛盾纠纷,维护流域水事秩序。积极推进数字孪生尼尔基工程和数字孪生嫩江先行先试项目建设,强化智慧水利、数字孪生流域建设的协同联动,实现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加强与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加大重点领域专题研究和科技项目攻关力度,10项科研成果分获国家、水利部和吉林省科学技术奖励,水利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
回首过去的10年,松辽治水之路步履铿锵、硕果累累,广袤的关东沃土上,黑土地与水利蓝交相辉映……
展望下一个10年,宏伟蓝图已经擘画,站在“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历史交汇点上,松辽委将以更加自觉主动的担当意识、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更加科学有效的工作举措,锐意进取、乘势而上,充分发挥流域管理机构在流域治理管理中的主力军作用,在江河无恙、五谷丰登里续写松辽大地的水美画卷。